臺中市 水圳鐵馬道

臺中市 水圳鐵馬道
QRCode

臺中市 水圳鐵馬道

今日人氣:0

累積人氣:74

  • 順著水圳、老鐵道,一起踩風去
    清雍正元年(西元1723 年),岸裡社通事張達京與土官潘敦仔協議以「割地換水」方式,自豐原朴子口築埤,引入大甲溪水灌溉,於是展開臺中盆地的開疆闢地,大肚山下的牛罵頭在雍正11 年,也從大甲溪引水,開鑿五福圳。200 多年來,這2 條水圳豐沛的水流至今依然游走在大肚山東側的臺中盆地,以及大肚山下的清水平原,先民開圳墾地的故事,彷彿昨日之事。
    昔日運輸木材的東豐鐵道、百年歷史的舊山線后豐鐵道、載著越戰時期戰車的陽明山鐵道,它們隨著運輸任務的結束,功成身退,沉寂多年搖身一變成今日熱絡的自行車專用道,如此神奇故事絕對是當時規劃設計者始料未及。
    順著水圳、老鐵道,讓我們一起踩風去尋根溯源,騎過后豐鐵馬道,看著大甲溪的滾滾溪水,彷彿聽到火車轟隆轟隆的通過花樑鋼橋,讓我們聽聽祖先如何運用他們的血汗與智慧,開圳墾地成為今日美麗的田園,看看這些鐵道如何見證臺灣昔日林業與軍事的發展。
  • 類別: 歷史景點 
  • 縣市別: 臺中市
  • 發行日:2013-12-31
  • 關鍵字: 文化  觀光 

相關eBooks

免費下載走讀台灣 APP

  • Available on the Appstore
  • Available on the Google pla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