彰化縣 宗祠與民居

彰化縣 宗祠與民居
QRCode

彰化縣 宗祠與民居

今日人氣:0

累積人氣:75

  • 堂前飛燕猶記否 百年古厝慕遺風
    彰化縣的發展相當早,清康熙23年(西元1684年)臺灣納入清朝版圖時,福建沿海的移民便陸續移墾彰化平原。康熙48年施世榜開築施厝圳,歷經10年竣工。由於施厝圳的開築,更吸引大批的移民進入彰化平原開墾,雍正元年(西元1723年)由於移民愈來愈多,清廷遂於虎尾溪以北,大甲溪以南設置彰化縣,並於半線(今彰化市)設縣治。
    在經濟發展部分,除農業外,商業發展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,造就出彰化出現許多成功的企業家。
    歷史上的富豪仕紳在飛黃騰達後,幾乎都會以起大厝、建宗祠來顯耀身份、光宗耀祖。清代彰化縣移民多元,也帶來原鄉的信仰與建築特色。
    臺灣是一個潮濕、多地震的地方,要保存百年以上的建築實屬不易,而彰化縣即保存數座百年以上的古厝,其中秀水益源大厝為清道光年間的民居,雙馬背的護龍更是臺灣民居建築特例。探索彰化地區的民居與宗祠建築,可以了解先民移墾的歷程與艱辛的過程。


  • 類別: 歷史景點 
  • 縣市別: 彰化縣
  • 發行日:2014-01-17
  • 發行人:中華文化總會
  • 關鍵字: 文化  觀光 

相關eBooks

免費下載走讀台灣 APP

  • Available on the Appstore
  • Available on the Google pla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