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隆市 那那社.暖暖水道

基隆市 那那社.暖暖水道
QRCode

基隆市 那那社.暖暖水道

今日人氣:0

累積人氣:90

  • 暖暖溯源覓綠意
    「過此,天山嶺迎日。東行十五里為一堵山,再北過五堵、七堵、八堵,凡十里至暖暖,地在兩山之中,俯臨深溪。有艋舺小舟,土人山中伐木,作薪炭枋料,載往艋舺。」道光年間姚瑩所寫的《臺北道里記》中,對當時暖暖的生動描述。
    暖暖早期是凱達格蘭(平埔)族那那社人居住的地方,泉州移民開墾後,以臺語諧音稱此地為「暖暖」。早年溯基隆河而上的船,可以開到暖暖。清道光3年(西元1823年)三貂嶺路修成,暖暖更成了交通要衝。搭船來的旅客下船後,往北經四腳亭、月眉山可以到達基隆。往南經十分寮、楓仔瀨可以到頂雙溪,是臺北、宜蘭間最早的通道。
    北邊有基隆河貫穿其中的暖暖為河谷地形,在暖暖、八堵地區沖積成坡地,南部則有廣大的山林自然保護區,東邊的碇內則是小型盆地,造就了暖暖與基隆其他各區不同的地理景觀。由於東北、南方皆受山地屏障,冬季東北季風和夏日西南季風對暖暖的影響均較市區緩和,但雨量較豐。
    暖暖的地理、植物、鳥類、昆蟲等自然景觀極為豐富,山澗中有暖暖苗圃、暖東苗圃2座植物觀察栽植區,是重要的鳥類觀察站;而基隆河在暖暖附近剛好穿越堅硬的砂岩層,急速的水流在岩面上旋轉,刻劃成令人讚嘆的壺穴地形奇景。

  • 類別: 歷史景點 
  • 縣市別: 基隆市
  • 發行日:2014-01-17
  • 發行人:中華文化總會
  • 關鍵字: 文化  觀光 

相關eBooks

免費下載走讀台灣 APP

  • Available on the Appstore
  • Available on the Google pla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