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東縣 海端鄉
今日人氣:0
累積人氣:77
- 海端山鄉不靠海 布農天地新武呂
海端鄉的居民,絕大多數為布農族,原居於南投縣濁水溪上游的山區,是中央山脈裡最出色的獵人與山林守護者。海端鄉的布農族,大多為郡社群,18世紀間,郡社群族人為尋求新獵場,翻越中央山脈,進入大崙溪上游,再沿溪而下,到新武呂溪,建立許多聚落;在清代已有大崙、鹿轆、坑頭、坑尾、麻加里萬等社名。
海端鄉內的布農族部落,經常用在地植物命名。例如:初來,布農語為sulaiya,意指大樹;初來大橋北岸的廣原,清代稱為丹那社,danna意指食茱萸,布農人取做菜蔬、香料;最富盛名的美麗山村利稻,原稱lito,指吃起來黏黏的土枇杷,南橫路旁還可見到,葉較狹長,果實小而圓;摩天,舊名為matengulu,意指長著麻臉果實的樹,應指杉松之類;埡口附近的舊名是balingsing,就是玉山莢迷。此外,也有依地形、地質命名的:下馬的舊名ebavo,意為山的肩膀或山中平地;在向陽與栗園之間有一舊地名haliposon,指的是石灰岩。從這些部落的命名,可以體會到布農先民對山林自然素樸的敬意。
在海端鄉行走,還會發現:在布農族之前,南橫山區曾是鄒族的活動領域。既看到布農這個狩獵民族拓展空間的能量,也慨嘆族群力量的盛衰消長,不過是百年間事,和大自然的成毀相比,實在是微不足道。 - 類別: 歷史景點
- 縣市別: 臺東縣 海端鄉
- 發行日:2014-01-23
- 發行人:中華文化總會
- 關鍵字: 文化 觀光